外墙外保温质量问题分析
外墙外保温质量问题分析
随着外墙外保温系统在国内市场的普及,各种形式的工程质量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总结了外墙外保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从设计、施工、材料三个方面的因素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专业的施工解决方案,以确保建筑外墙的保温防水效果。
建筑保温施工方式有很多种,相比于外墙内保温和墙体夹芯保温而言,外墙外保温技术解决了这两种保温形式带来的许多综合性问题,具有热工性能好、保温效果高、综合投资低、延长主体结构寿命等优点,综合效益最高,在国内外最受推崇,成为我国墙体保温的主要形式以及节能建筑保温墙体的发展方向。但是,外墙外保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是我们意料之外的,下面针对外墙外保温的质量问题给大家做一个探讨。
目前外保温生产厂家众多,价格差异非常大,不同保温体系也各有利弊,加之外墙外保温系统直接面向室外大气环境,要求有足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因而对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的要求很高。最近几年,随着工程应用量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不少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温层脱落、外保温开裂以及渗漏问题。本文主要从设计、施工和材料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产生上诉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拟以专业的施工服务来引领建筑保温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外保温质量问题之原因分析
1、设计因素
(1)不合理空腔构造的存在,使得建筑物在负风压荷载的作用下,受到内挤外拉的作用力,引起保温层的反复反向形变,但设计时在阳角部位并未进行有效的加强,最终导致保温层整体脱落。
(2)对应力的产生及释放考虑不充分,使用柔性不足的粘结砂浆,无法充分分散各层材料因弹性模量不同所产生的内应力,导致粘结层热胀冷缩。加之饰面系统选择错误,保温层做法及抗裂做法在选材及工艺上均受“刚性防裂技术路线”的影响,采用的材料为预应力、高强、高弹性模量的材料,没有留给温度应力充分释放的空间。并且,罩面层选用高弹透气性差的弹性涂料,又未设置变形缝,因系统的连续面过长、累积变形过大而导致饰面层起鼓、剥落。
(3)节点设计不完善,未使用合适的配件,如伸缩缝线条、护角条、预压密封带等。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导致混凝土收缩,易使房屋结构产生变形和裂缝,故应该设置伸缩缝以分散温度应力产生的破坏,应使用带有玻纤网格布的伸缩缝线条,并与大面网格布进行搭接,常见的有E型伸缩缝线条和V型伸缩缝线条。E型伸缩缝线条适合用于平缝,V型伸缩缝线条适合用于转角缝。
首层建筑易受撞击产生缺口裂缝,使用成品护角条可以明显提高墙角的抗冲击能力。
由于建筑物外窗框大多采用铝合金、塑料及异形钢材制成,这些材料与墙体材料、外保温系统材料的性能相差较大,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在窗脚应力集中处易出现裂缝,此处应使用预压密封带进行防水、防裂处理,以便于柔性过渡。
粘贴保温板材前,墙面终端部位没有按要求进行网格布翻包处理,并且底部未使用散水托架,造成破坏及渗漏。系统底部第一排保温板的下侧板端与散水间应设置不小于300mm的间距,勒脚部位保温系统下部应设置经防腐处理的金属托架。
V型伸缩缝线条E型伸缩缝线条
(4)由于保温板的裁切不容易保证与洞口尺寸一致,且穿墙管仅在基层墙体中留置并未伸出外墙面,造成保温板与洞口边存在较大缝隙,当风压较大时雨水会沿着管壁往内吸入,从裂缝处渗漏到外保温系统内。同时,热的废气穿墙管也会使保温板收缩变形,最终导致开裂,故此应采用不燃的岩棉板处理热的穿墙管。
(5)由于设计和建设单位不够重视,在目前建筑的外保温施工中,大多数飘窗和空调架板是没有进行保温处理的,由于材料性能差异,这些没有做保温的部位与做完保温的部位受温度影响而发生的形变不同,在外界温差应力的影响下,保温墙体的交界处易产生破坏裂缝,从而引起渗漏,导致室内返潮、霉变。
1.2 施工因素
(1)粘贴保温板时,施工人员未按规范要求涂胶,出现“花粘”现象,导致有效粘贴面积不能达到40%,从而降低保温层与基层的粘结力,造成脱落隐患。常用的保温板布胶方案有两种,分别为点框法和条粘法,采用哪种方案可根据外墙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决定。两种布胶方案的具体规范做法如下:
a.点框法布胶:用抹刀在每块保温板四周边涂抹宽约60mm,厚度约10mm的粘结剂,然后再在保温板中部均匀抹上8块直径约120mm、厚度10mm的粘结点,此粘结点要布置均匀。必须保证粘结层与基层有效粘结面积柔性饰面达到40%以上,面砖饰面达到60%,板口宜留50mm排气口。
b、条粘法布胶:使用专用的抹子,在整个保温板背面满涂胶粘剂,保持抹子与板面成45˚角,紧贴保温板并刮除锯齿间其余的胶粘剂,形成锯齿的胶浆条。该粘结方法适用于平整度较好的基层墙体。
(2)没有可靠的冬季施工措施,甚至在过低温度或雨雪天气强行施工,却不采取任何防冻措施,使得胶粘剂水化不完全,粘结强度受到极大的影响,无法保证外保温系统的粘结效果。在受到外界拉力时,破坏界面在粘结面上,不符合JG149-2003的“拉拔试验破坏界面在保温板内”的规范要求。
(3)聚合物砂浆的质量不稳定,水泥和砂的配比全凭经验,并且现场搅拌砂浆不均匀,造成材料的不稳定性,影响砂浆性能,最终导致开裂。聚合物胶粘剂的正确配置方法是在干净的塑料桶里倒入一定量的液料,采用手持式电动搅拌器边搅拌边加粉剂粘结剂,加液体量约为粉剂的20-21%;充分搅拌5-7分钟,直到搅拌均匀,稠度适中,放置5分钟熟化;使用时,再搅拌一下即可使用。切记一定要搅拌充分,粘度要求是刚粘贴上的保温板不下垂,不可加水过多;注意聚合物改性粘结剂只需加液料,不可加入其他添加料如水泥、砂、防冻剂及其他异物;注意调好的粘结剂应在4小时内用完;工作完毕,务必及时清洗干净工具。
(4)粘贴保温板时,没有错位咬合,保温板错缝距离未达到规定标准,导致局部出现通缝,在窗户四角没有采用整块板切割成型,并且板间接缝没有用发泡胶填充,而是用胶粘剂或抹面胶浆填充。正确的排板方式如下:
(5)在玻纤网格布的粘贴过程中,应该先抹抹面胶浆,再铺设网格布,禁止网格布干搭接,并要按规范要求的搭接长度进行搭接,上下方向80mm,左右方向100mm,且在窗脚处墙面没有按规范要求在门窗洞口四角斜向45。铺设200mm*300mm的增强网,否则容易在窗脚处出现斜向裂缝。
(1)保温板材料问题
使用劣质岩棉板,其抗拉强度过低,低于标准要求限度,不能满足保温系统自重以及饰面层荷载对其强度的要求,最终导致岩棉板被拉损破坏,引起保温层整体破坏脱落。
部分保温厂商对保温板的质量重视不够,板材未达自然养生陈化42天时间(有的甚至陈化不足10天),便提前出厂,使用在工程上造成板材的熔结性较差、收缩率高、变形大,使局部出现过量收缩和温差应力不均匀,从而引起接缝之间产生裂缝,甚至引起保温层脱落。
(2)聚合物砂浆材料问题
抹面胶浆柔性不足,无法分散温度变化时产生的应力,收缩较大,使用在工程上易造成裂缝。
(3)耐碱网格布材料问题
使用耐碱断裂强力低的网格布,其径向和纬向耐碱拉伸断裂强力均未达到750N/50mm,未符合国家现行外墙外保温技术标准(JG149-2003),不能有效分散面层的收缩压力,在自然界温度、湿度变化时易产生应力集中,很容易导致面层开裂。质量合格的耐碱网格布的外观无断经、断纬和破洞,表面无涂覆不良。
(4)锚固件材料问题
廉价、劣质、未获得认证、不匹配的锚固件很可能将会导致严重的质量安全性问题。再加上错误的施工,锚固件的埋设深度和锚固数量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导致这种质量风险更加高,以至于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目前,在国内裸钉锚固件和很容易弯曲的锚固件,在工地随处可见。规范做法是应该根据基层材料选用合适规格的锚栓,安装完毕后及时用砂浆密封圆盘。锚栓通常情况下包括具有防腐性能的金属螺钉和带圆盘的塑料膨胀套管两部分。金属螺钉应采用不锈钢或者经过表面防腐处理过的金属加工制成。塑料钉和带圆盘的塑料膨胀套管应采用聚酰胺、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锚栓有效锚固深度不小于25mm,塑料圆盘直径不小于50mm。当基墙为砂加气或粉煤灰加气块时,有效锚固深度不小于50mm。当基墙为空心小砌块或多孔砖时,应采用回拧打结功能的锚固件。锚固件锚固深度不小于30mm;当基层墙体为加气混凝土制品时,其进入的有效锚固深度不应小于50mm。锚栓数量对于涂料及面砖饰面是不同的,当使用涂料饰面时,20米以下每平米不得少于4个,20米以上每平米7-9个;当使用面砖饰面时,20米以下每平米不得少于6个,20米以上每平米7-9个,且锚栓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的规定。
二、外保温专业施工的重要性
建筑节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尤其是在能源短缺的今天尤为重要,目前暴露出的外保温工程质量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否则,再过几年,现在施工的项目就会出现更严重的质量问题,到那时再回头解决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通过上诉分析可以看出,外保温施工是存在问题的,影响外保温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为设计、施工、材料三个方面,需要设计师在图纸设计方面提供详细的节点设计,建设投资单位在材料使用方面有足够的支持,现场施工单位在工种间紧密衔接方面提供足够的配合。设计是前提,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维护是保障。其中,施工环节最为重要,可以弥补设计上的不足,同时,选择性能优异的材料、标准的节点配件、对成品使用的维护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