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游记
土耳其游记
章闻东(16岁)
飞过飘渺静谧的地中海,掠过黄沙卷天的古老大地;越过伊斯坦布尔的传音塔,轻抚特洛伊古城的木马。当飞机缓缓降落在伊兹密尔,我与母亲、弟弟等16人的土耳其暑期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一 以弗所的秘密
如同畅游欧洲,首先要去看罗马。在土耳其,真正的文明是从这个地中海东岸伊兹密尔旁的小城发源的。当迈锡尼文明从爱琴海的那端缓缓飘来,也许人们只记住了浪漫勇敢的特洛伊人,但是当历史学家不停争论特洛伊的如何辉煌的存在时,在以弗所古城的东面,是一座座神庙的旧址诉说着真正的辉煌。三千多年的风吹雨打,只有几根孤零零的柱子和那坚实的台基还在守望着曾经的辉煌。还有那希腊风格的大集市和至今仍在使用的古老码头。遥想当年的亚历山大大帝面对着碧波万顷的的地中海,挥师东进,所向披靡,取波斯,直抵古老的印度。仿佛一瞬间,以弗所这座小小的地中海海滨城市贯穿了东西方,打通了从西方到东方的文化脉络。站在残存的市场中,两旁粘土搭成的房屋仿佛还充斥着叫卖的声音。有希腊的橄榄,有波斯的地毯,还有来自东土的神神秘秘香料。也许早在三千多年时,这里还没有来自神秘东方更多的东西(马其顿帝国也只是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英年早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倏忽一现)。所以在伊兹密尔,在以弗所,希腊已经成为过去,迎接他的是一个影响了这个古城和这片古老大地的罗马帝国。
罗马人显得傲慢粗鲁,但比起希腊人他们又多了份智慧和大气。看看城中央吧,雄伟的剧场,依山而建。弧圈式的建筑,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拾级而上,可以远眺湛蓝的爱琴海。最上方,似乎没有尽头的回廊,仿佛置身于雄伟的宫殿,支撑的柱子有着希腊经典风格的雕刻,又有着罗马人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见解和憧憬。不知是谁在中央的舞台上大喊,声波循着古老的墙壁向上四散,声音是那么洪亮和具有厚重感。中央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有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这仅仅是罗马的剧场,周围散布的是罗马著名的浴室,罗马的集市,罗马的元老院和神庙。传说每一个市政官来到这座城市都要修一个自己的神庙,只可惜神像早已被历史湮没,可那纯白的大理石柱还在诉说着一个个神圣而又凄凉的故事。其实更让我感兴趣,也是让我惊讶的是两样建筑:曾经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及旁边开放式的厕所显得诙谐有耐人寻味。先说说图书馆,如今只剩下了一个大大的有着罗马柱式风格门脸,约有五层楼高,拔地而起的石柱镌刻着丰富精美的图案。我实在对于建筑的风格知之甚少,但相比起亚平宁半岛上一座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这座比他们早了一千多年的建筑显然是鼻祖,相像又更加精致。难怪米开朗基罗要刻意追求着这样的美感。旁边“全天候”的厕所(露天)就显得十分滑稽,所有“坑”镶嵌在石板上一字排开,之间毫无遮拦。听说这是当年很多市民看完书后来上厕所,十几人肆无忌惮的在这里交流,仿佛开着“座谈会”,全然不顾他们身下“臭渊”。有时还有刚开完会的元老院成员,穿着白袍,正襟危坐地在“茅坑”上激辩着国计民生的问题,边上可能还有一位小市民在旁听。现在可以想象他们滑稽而又让人肃然起敬样子。
这可能就是以弗所的秘密:好学,包容,进取。当我们身临其中,那份迫使我们追寻的秘密其实早已化成一份厚重的财富,永远蕴藏在游客的心间。
说实话,旅行就是为了欣赏当地的优山美水,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其中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看到以弗所那些大理石柱在午后阳光的直照下,总是反射着惨白的光,重重的压得人喘不过气,总让人觉得不看可惜,看了又怕自己承载不了这么多的的辛酸苦辣,悲欢离合。终于能离开伊兹密尔,离开以弗所古城。我们一路向东,奔向小亚细亚高原上的卡帕多奇亚。
二 卡帕多奇亚的奇葩
我们在往东的路上,在安卡利亚住了一晚。这是一座著名的海滨城市,俄罗斯人居多。可能相对于波罗的海和黑海稍凉海水,地中海温暖的波涛更能催人入眠(尽管海水很咸很苦)。我们的行程不允许像那些一个个长的精致如芭比娃娃的东斯拉夫美女一样躺在海滩上悠闲地晒着太阳,下榻海滨酒店像是一个噱头,更吸引人的是举世闻名的棉花堡。
棉花堡其实是由含钙离子等一大堆矿物质的水从上山流下来形成的,长年累月,经过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一层层碳酸钙渐渐附着在表面,形成了一个个水塘,像我国四川黄龙九寨沟瑶池一样,显得粗犷而又单调。水依山而流,流过一潭谭浑浊又发着浅蓝色光的水洼。从远处看,斑秃的山中赫然白花花一片,煞是壮观。石头在水流下有的被雕刻成了涓涓细流,有的被洗刷成了万丈瀑布,欧美人自由自在的躺在其中,别有一番景趣。这就是大自然赐给土耳其人的宝藏。
听着波涛,迎着海平面上跳动的朝阳,我们继续往东。十个小时的车程真够长啊。当同车绝大多数人处于一种昏睡状态时,我被窗外的景象震撼了,喀斯特地貌焕发着如此摄人魂魄的美。一座座被大自然拔地而起的石窟,仿佛群山被劈开,散落下这人世间的瑰宝。这些都是当年为了躲避罗马人而依托山势修建的,每一个石楼就是一座房子,可能是教堂也可能是住家,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有人说它荒凉。没错,乔治.卢卡斯(美国科幻电影导演)曾经来过这里,把它变成了荒漠般的星球塔图因。看看那些巨大土堆上面一个个开启的小窗户,你会明白,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又把它叫做另一个名字——精灵的世界。行走于一个个高耸的“石楼”之间,夕阳早已被群山吞噬,阵阵凉风吹过早已被人废弃的石楼之间,呜呜作响,仿佛是那些逃难者面对罗马人迫害时的呜咽。远处点点摇曳的灯光,群山中显得忽明忽暗,仿佛是为那些逃难的人点亮回家的灯。其实吧,这并不恐怖,反过来你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斗胆攀爬了几个石屋。有一个显得很庄严,显然是一个类似于市政厅的地方,小小的洞口背后,是一个可以容纳上百人的会议厅,脚下的台阶砌的一丝不苟,两旁还有类似于回廊似的走道,几根柱子华丽丽的支撑着,再往前……。实在太黑,看不清楚。我还试着进入了一般的民居,空间不大,但石凳,石台砌得浑然天成,屋子的另一端有烟熏过的痕迹,地上有一粒粒不知道什么动物的排泄物。很显然,几千年来这里一直生机勃勃。可是我就没想通,我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从陡峭的石壁上爬上来,可依然没见到那些动物。天色渐暗,探险只能打住。回到酒店后,导游宣布明天还有热气球行程,是从高空俯瞰这奇葩的卡帕多奇亚.我弟弟一听都蹦起来了,一晚上的都没睡着。
早上五点,天边已经被点亮,随着热气球腾空的那一刻,卡帕多奇亚的面貌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热气球下的卡帕多奇亚岩石表面光洁,在阳光和云影的变幻中,奇特的古城堡也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色调。更加奇异的景象冲进了我们的视线:没有绿色植物掩映的一块块淡黄发白的岩石,或是高起如锥,或是尖耸如金字塔,或是像戴帽子的城堡,也或是像一枚枚巨大的尖钉突起在山坡上,还有一块块沟壑纵深的岩石连绵成片,形成了一座座奇特的山谷。渐渐攀升,整个山谷在高原湛蓝天空映衬中轮廓分明,在强烈的阳光的直射下熠熠生辉。
这种场景很壮观,但我无法用更多的语言来表达,只有当你自己身临其境,才有无尽体会和回味:宁可去游一圈,也不看图一万遍(纸上谈景)。土耳其说远也不远,买张票,睡一觉就到了,相比起南非简直是短途旅行。去南非你睡一觉才到迪拜,还有十多个小时的路程呢。要想真正领略卡帕多奇亚的风光,自己去。我之所以感叹其鬼斧神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份迎着热气球的热气,翱翔云间,俯瞰大地的真实感,所以,想要更多了解卡帕多奇亚的奇葩,买张飞机票吧,推荐是土航的,服务周到,还有异域风情。
三 伊斯坦布尔的不舍
别了,可爱的卡帕多奇亚,我们就要往西飞回伊斯坦布尔。说到这几天的东行,除去为数可数的景点和城市外,看到更多的是土耳其农村,感觉还是有些破落景象,比不上欧盟大多数国家,还是欠发达地区吧。最能提起人们兴趣的还是那几段历史。罗马人最终还是被奥斯曼人赶走了,说白了就是被一群在中国西北边境呆不下去的突厥部落赶跑了。其实,我对奥斯曼这个帝国不太了解,感觉他们有些粗矿而好战。可有一点我没想通,那些生活在文化素养极高,有着绝对荣誉感的前东罗马帝国的臣子们,怎么能心甘情愿的臣服于这样一个民族下呢?以至于连房子,饮食甚至信仰都改了呢?眼睁睁看着在突厥人的马刀下,曾经的宏伟教堂硬生生被加了好几座传音塔,壁画统统地被一块块生硬的马赛克瓷砖代替。这不仅仅在说位于伊斯坦布尔的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大教堂,而且还出现在小亚细亚半岛上的每一寸土地。是天生的软弱在面对强权时的妥协还是另有原因?或许这就是不同文明冲突的后果。从我了解的土耳其历史来看,很显然不是前者。当年的君士坦丁堡面对蛮族,千人坚守数月;近代屡次发生的抗英战争,还有那个被他们称为国父的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这些代表了土耳其人的血性,他们也是一个百折不挠的民族。
这里还是要说一下伊斯坦布尔,简直就是一个建在山上的莫斯科,除了没有那些社会主义装饰门脸的时代建筑,其它还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样多人口,一样多的机动车,都有着高高的鼻梁,深髓的眼窝,还有着被地中海海水雕塑出来的如大理石般坚毅的面庞。城区算不上高档,都有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种方方正正,并不美观,只会在东方看到的成片居民楼(就跟海淀黄庄马路边上那些老楼一样,只不过更矮更密更旧)。而夹在其中,你会发现一些带有雕刻标志的西方建筑,显得另类凌乱,又理所当然,简直就是另一个莫斯科。但她更纯粹,那份融合得更自然,没有一丝一毫的造作。地跨两大洲,既没有圣彼得堡纯纯粹粹的欧化,也没有莫斯科那样失败的坚守,她有着欧陆的风情又有着东方人热情。这就是伊斯坦布尔,一个不只有烤肉,香料,清真寺的地方。
也许这就是土耳其人性格的真实写照,他们包容一切,而这正是那份厚重的历史所给予他们的。面对希腊人的智慧,他们选择很好地传承;面对罗马人的勇敢,他们继承了那份荣耀;面对奥斯曼人的进驻,他们选择了那份热情;面对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看到了一种秩序。他们明白什么样的文化是要继承的,什么样的习俗是要保留的。所以,当信仰从基督教转到了伊斯兰教时,同时代的罗马浴现在被叫成了土耳其浴;当街旁还有这穿着布卡的穆斯林走过时,迎面走来的却是穿着超短裙的辣妹;当东方快车从这里出发而东方的丝绸却要在这里卸货。这里是东西方文化的交集,而土耳其人牢牢地把握住了。站在博斯普鲁兹海峡大桥上,望向两边,我真的无法分辨哪边是亚洲区,哪边是欧洲区,这一切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欧洲与亚洲在土耳其人心里已经没有界限。所以当来自草原的“上帝之鞭”抽下时,他们只是在努力地融合;当英吉利人试图夺走他们的家园时,他们在拼死的抵抗。
这就是缤纷的伊斯坦布尔,这就是让我依依难舍的土耳其。
深夜,踏上回程的班机,憧憬而去,不舍而归,土耳其呀小亚细亚高原,我来,我见,我被征服,那份厚重的历史,那片浓郁的热情,还有那些高度的融合。也许,这次土耳其之行以及攒下的这份情感对我来说还稍显晦涩,那么不断地游历则让我更多地感知中国之外的国度。
下一站去埃及、以色列,亦或是北美洲,但愿乐成其行。
2012年8月22日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