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之行(一)


    成都之行

    五·一前夕去成都为四川分公司办点事,时间尚宽余,顺道参观成都及附近几处著名景点,对民企来讲“自己江山自己打拼自己坐”,只要正常纳税,不算是公款消费吧。

    (一)杜甫草堂话杜甫

    427日抵蓉后直接投宿于市西郊草堂路北的“浣花黉(hong)台酒店”。她是一座以原木建筑为主体、古蜀文化为主题的园林式酒店。东邻四川省博物馆、南望浣花溪公园、西接杜甫草堂,周边环境优美、恬静,非常适合我这样半退休闲人住宿。

    “近水楼台先得月”,下午趁同事办事未回之际,伙同四川分公司俩朋友,怀揣一颗敬仰的心,直奔杜甫草堂北门去朝圣。不巧的是北门大修,只能从窄道旁门买票进入。我是第一次来草堂,那俩朋友也不是熟悉情况,三人按照门票上旅游简图,一头扎进“唐代遗址陈列馆”。走在廊道上驻足俯看距地面1-2米深唐地质年代层,柱基、夯土、井台、灶瓦等井然有序,对于我们学建筑的来说脑海中马上就有一幅唐民居的立体影像了。房屋开间进深都不大,应该是寻常百姓家。虽不能肯定就是杜甫起居地,也许是黄四娘家,也许是隔壁老翁家,但起码印证杜甫当年所描绘居住环境和生活场景的真实性。“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才比天高,诗冠华夏五千年(到目前为止),却不为其时人所赏、所识,还要靠别人救济来苦度余生,过早陨落凡尘,五十年后才被元稹、韩愈、白居易所推崇,成为中外文化史上三大悲剧人物之首:杜甫、梵高、比才。没想到他居草堂之时所写诸葛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句,竟成他自己悲剧人生的谶语:长使后人泪满襟(不止英雄),要不是游客太多,我真想替1200多年前的唐人给他跪下磕拜谢罪。

    出陈列馆右拐不到几十米,跨小桥,过浅塘便来到“茅屋故居”。西端松柏蔽日,东侧绵竹深深,房前兰香四溢。茅屋低矮,外观上已经看不出象唐代建筑(缓坡屋顶)接近明代。走进茅屋,室内空间狭小、幽暗,地、墙、顶已经过现代工艺处理,防风防雨还防火。中间为堂屋,左边是书房留一张书桌,其上放置一些笔墨、纸砚,右边是卧室,放一张床,比较接近“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原版了。这里要感谢诗人韦庄不辞辛苦,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始以保存传世,经多次修复成今天规模。试想在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周期更迭年代,哪一个皇帝老儿(较近的明、清除外)身后不都是灰飞烟灭最多留下空冢一堆,还有什么故居可供后人瞻仰?只有孔圣、诗圣的故居宝地历经千年屹立不倒,而且内容越来越丰富。鲁迅说:“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我们常说的炙手可热、润物细无声、读万卷书等等就像是诗圣刚教过似的,信手拈来;在微信里大家对国家、社会、民生等等有意思的经典段子,其语言风格、精炼方面还不是从诗圣那儿偷学来的吗?

        退出茅屋向南不远便来到“工部祠”。祠堂一屋三楹,封山亮柱,高台石阶,花窗格门,肃穆庄重。主要供奉杜甫石刻像外加他宋代粉丝黄庭坚、陆游石刻配像。杜甫少时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教育,又是官宦人家,常怀仁政为民远大抱负。三、四十岁适逢乱世,忧国忧民,政治理想难以实现 。到了成都才在剑南节度使严武手下就任检校工部员外郎(相当于住建部在外挂职的副司级)。我想严武可能看中他为人正派、为官清廉,诗、书、文、画样样精通,造诣极深。“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一个管建设工程的副司级只能盖得起茅屋而且还没钱加固,尚且未完还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泥菩萨过河还想着救落水人,这要放在今天,那比焦裕禄还要焦裕禄、雷锋还要雷锋,足见杜甫为官何等清廉?仁爱胸怀何等博大?眼下那些赃官们鱼肉百姓,恨不能搂尽天下钱财于己一身,要是碰到像诗圣那样的纪检书记,估计一个也活不了。

    穿过柴门再往南就是“诗圣堂”。刘开渠先生所塑的铜像安放中间,陈列室分置两侧。铜像造型极夸张,整个的身躯弯得像残月,低首捋须,深思苦吟,仿佛他要替百姓去受苦受难。杜甫之所以为后世尊称为诗圣,是他集《离骚》悲歌慷慨的格调、《史记》实录精髓于一身;发扬光大了《诗经》中叙事议论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他开创了一个现实主义律诗新时代,虽不为其时所接受,但却影响着后来的1000多年而且还将继续影响下去,正如孙庆祥大傻所赞杜甫是“中国唯一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的诗人”(美国英语翻译出来的吧)。

        向东转过诗圣堂,再向北走过红墙夹道,便来到由青花瓷镶嵌、古雅别致的“草堂”影壁,这里是参观草堂之人必留影的地方,游客太多地方狭小,照完即走。再往南行进,穿过几个厅堂,不小心就出了南门,反身看到“杜甫草堂”牌匾的大门,很是惊讶:我们原来是逆向参观呀,总共花了1个半小时。站在南门外直视浣花溪公园,虽再不会看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美景,但我们仍可以听到或看到“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的都市田园风光,不得不感叹杜甫浣花溪选址的伟大,不愧为工部员外郎,超一流的规划、园林大师。现在能与浣花溪媲美的就是杭州西溪湿地了。

    最后我们用闻一多先生在《杜甫》文中赞颂“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绚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的话来结束这次难忘的杜甫草堂之行,回酒店休息。

    2014-5-6于北京